廣東鋼結構公司介紹鋼結構是以鋼材為主要材料,通過焊接、螺栓連接等方式組裝而成的工程結構,具有強度高、自重輕、抗震性能好、施工周期短等優勢,廣泛應用于建筑、橋梁、機械等領域。
?
但鋼結構在潮濕、酸堿、工業大氣等環境中易發生腐蝕,不僅影響外觀,還會削弱結構強度,縮短使用壽命。因此,防腐處理是鋼結構工程的關鍵環節。
一、表面預處理:防腐的基礎
無論采用何種防腐方式,表面預處理都是保證防腐效果的前提,目的是去除鋼材表面的鐵銹、氧化皮、油污、灰塵等雜質,提高防腐層與基體的附著力。常見方法包括:
機械除銹
噴砂除銹:利用高壓氣流帶動石英砂、金剛砂等磨料沖擊鋼材表面,徹底清除銹蝕和氧化皮,形成粗糙表面(錨紋深度 30-100μm),適用于大型構件和要求高的場景。
拋丸除銹:通過機械葉輪高速拋出鋼丸撞擊表面,效率高,適合批量處理(如鋼結構構件廠)。
手工 / 動力工具除銹:使用砂紙、鋼絲刷、角磨機等工具清理,適合小型構件或局部修補,除銹等級較低(Sa2 級以下)。
化學除銹
酸洗除銹:將鋼材浸入鹽酸、硫酸等溶液中,溶解鐵銹和氧化皮,后需中和、水洗避免殘留腐蝕,適用于形狀復雜的小件,但環保性較差(需處理廢液)。
二、涂層防腐:應用最廣泛的方法
通過在鋼材表面涂覆防腐涂層,隔絕水、氧氣和腐蝕性介質,是目前最常用的防腐手段。根據涂層材料不同,可分為:
油漆涂料防腐
底漆:直接附著于鋼材表面,起防銹和增強附著力作用,常用環氧富鋅底漆(含鋅量≥80%,利用鋅的犧牲陽極保護)、無機富鋅底漆等。
中間漆:增加涂層厚度,提高屏蔽性,如環氧云鐵中間漆(含云母氧化鐵,增強耐磨性)。
面漆:提供裝飾性和耐候性、耐化學性,如聚氨酯面漆(耐候性好,適合戶外)、氟碳面漆(耐酸堿、耐紫外線,適用于化工、沿海環境)。
特點:施工靈活,成本適中,可根據環境調整涂層厚度(一般總厚度 60-200μm),但需定期維護(5-15 年重涂一次)。
粉末涂料防腐
通過靜電噴涂將粉末涂料(如環氧樹脂、聚酯樹脂)吸附在鋼材表面,經高溫固化形成連續涂層,厚度可達 50-300μm,附著力強、耐腐蝕性好,適用于室內外中小型構件(如門窗、護欄),環保性優于油漆(無揮發性有機物)。
三、金屬鍍層防腐:長效防護
通過在鋼材表面覆蓋一層耐腐蝕性更強的金屬,利用鍍層的化學穩定性或犧牲陽極作用保護基體,常見方式:
熱浸鍍鋅(鍍鋅鋼)
將鋼材浸入熔融鋅液(約 450℃),表面形成鋅 - 鐵合金層 + 純鋅層(總厚度根據鋼材厚度不同為 50-150μm),鋅層既隔絕腐蝕介質,又通過 “犧牲陽極” 保護鋼材(鋅優先腐蝕)。
特點:防腐壽命長(戶外可達 15-30 年),適用于橋梁、護欄、電力塔等戶外構件,但大型構件鍍鋅設備要求高,成本較高。
電鍍鋅(冷鍍鋅)
通過電解作用在鋼材表面沉積鋅層,厚度較薄(5-30μm),防腐性能弱于熱浸鍍鋅,適用于室內輕載構件或作為底漆預處理。
其他金屬鍍層
鍍鋁、鋅鋁合金等:耐高溫、耐海洋大氣腐蝕性能優于鍍鋅,適用于高溫管道、沿海工程等特殊環境。
四、陰極保護:針對埋地或水下鋼結構
通過電化學方法抑制鋼材腐蝕,適用于埋地管道、儲罐底板、水下樁基等:
犧牲陽極法
將比鐵更活潑的金屬(如鋅、鎂、鋁合金)作為陽極,與鋼結構連接形成回路,陽極優先腐蝕釋放電子,保護鋼結構成為陰極。
優點:無需外部電源,施工簡單,維護成本低;缺點:陽極消耗快,適用于小范圍或低電阻率環境(如土壤、淡水)。
外加電流法
通過外部直流電源,將鋼結構作為陰極,惰性材料(如高硅鑄鐵、鈦網)作為陽極,強制電流從陽極流向陰極,抑制鋼材腐蝕。
優點:保護范圍大,可調節電流,適用于大型埋地管道、碼頭鋼樁;缺點:需定期維護電源設備,初期成本高。
五、其他輔助防腐措施
環境隔離
對鋼結構所處環境進行控制,如室內通風除濕(降低空氣濕度至 60% 以下)、涂刷防潮層(針對地下構件)、設置防腐涂層 + 密封膠(防止縫隙腐蝕)。
定期維護與檢測
定期檢查防腐層完整性,對破損處及時修補(如補漆、局部噴砂);
采用超聲波測厚、涂層測厚儀等工具監測腐蝕速率,提前制定維護計劃。